查看原文
其他

一次特别的「条件录取」:走出网络世界的少年,遇见了更好的自己

探月的公号 探月教育 2023-01-25

内心丰盈的个体,积极行动的公民

作者:王阳|编辑:荔闽


按时上学,去学校睡觉;到点放学,回家玩游戏。特别规律。Dio 来探月学院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每天都是这么度过的。用他自己的话说,就是「浑浑噩噩」。

 

「老师不管吗?老师管不了了」

「不请家长吗?请呀,请得都习惯了。」

 

但来到探月的第一个学期,Dio 从「兴奋」到「水土不服」。

 

现在是他的第二个学期,他说自己是「如鱼得水」。

 

Dio 爸爸说起自己的状态,曾经失落地以为「活着还有什么奔头」,到现在他开玩笑常说「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」。

 

作为新生招募的负责人,Dio 一家加入探月的过程,我很清楚,但来探月后发生了些什么?是什么带来了这些改变?带着这个好奇,我重新走近 Dio 一家。


在父母眼里, Dio 从小是一个聪明上进的好孩子,小升初,进了天津市数一数二的重点初中,依稀看见了未来的升学坦途。但没想到升入初二后, Dio 迷上了电子游戏,学习成绩一落千丈,失去了所有的学习动力,家里也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

Dio 妈妈在探月社群发现了这张照片,说不知不觉中孩子爱笑了,也爱在阳光下呆着


爸爸渐渐失去了耐心,消极,不管,放弃。母子之间吵架,几乎每日一吵。妈妈尝试各种办法,学习各种养育知识,但收效甚微。初二、初三,甚至高一,一家人煎熬着过日子,看不到希望。

 

转折点出现了。

 

有一天下班很晚,回到家,妈妈望到儿子房间里和游戏厮杀的背影,以往的愤怒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了,取而代之的是心疼。那么痛苦,那么无助,那么需要父母帮助的一个孩子。

 

于是,妈妈的注意力从电子游戏本身转到了解玩游戏背后的动机,抓住一切机会表达对儿子的欣赏和认可,也慢慢处理自己焦虑的情绪。慢慢孩子放松了,不关房间门,玩游戏的时间逐渐变少了,有时候在窗台上沉思。

 

紧接着又是一个转折点——遇到了探月学院。

 

Dio 父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。孩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出路,虽然内心还是很迷茫。

 

第一次参加探月招生说明会,孩子早早就走了,父母问他的想法,他说,「探月那么好,我怎么去得了」。

 

前路迷雾重重,但至少一家人可以坐下来一起商量了。经过几次磋商,孩子决定申请探月,他跟父母说,我的人生希望我自己走,哪怕摔跟头走弯路,我活出了我自己的生命。

 

Dio 父母说,孩子之前从来不说这些,即使说了父母也不信。探月让一家人重新互相看见彼此。

 

为了申请探月,Dio 主动拔掉了自己房间的电脑网线,交到了父母手里。妈妈形容这是一个「奇迹」。而 Dio 说「因为游戏玩够了,准备过一种不同的生活。」


但申请探月的时候,Dio 还是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坎。

 

在面试过程中,Dio 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还是比较明显,我们很担心即使来到探月,也很难适应。但如果因此就拒绝 Dio,将会是一个遗憾。于是,招生录取委员会当时的最后意见是,条件录取。

 

而这一次,条件录取不是要取得一个更好的学术成绩,或者是英语能力的提高,而是一个挑战任务: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证明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。除了布置任务,我们同时提供成长型思维工具。有计划,有小结、每周 review。



Dio 自己制定的挑战计划


我跟 Dio 承诺,这是只属于我和他之间的交流,在未取得他同意的前提下,我不会分享给他父母。


后来,我问 Dio 那一个月的感受是什么。Dio 和我分享了他的总结:

在一个月的自我管理中,我仿佛旁观了一次他人的一生。一个月便是一生的缩影,说是他人是因为和我之前的生活有着显著的不同,更贴近我理想中的自己。这一个月中我经历了一次小小的蜕变。首先便是座右铭的力量:


He who desires but acts not, breeds pestilence.

—William Black《The Proverbs of Hell》


这句话鞭策了我整整一个月,也将继续陪伴我日后的时光。与之前相比,我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质的飞跃,游戏失去了它的第一优先级。我的生活重心开始移向如何更好地使自己获得成长,开始做一些真正滋养自己的事情。

等待 Dio 条件录取的那段时间,Dio 和父母也开始了新的一轮交流。一开始父母有些焦虑,希望帮助孩子,但 Dio 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决心,也让父母看到这样一个条件录取甚至比直接录取,让孩子成长的要更大。「这是命运的安排。就像开机车,你有一个向往的地方,并且有了机会去到那里。」Dio 回忆起那段生活。


条件录取刚开始阶段我和 Dio 的一次交流瞬间


正式录取后我和 Dio 的一次交流瞬间


就这样,Dio 进入了探月。离开家到北京上学的时候,Dio 带着电脑,iPad(Dio 自己提出来需要用来记笔记),还有手机。妈妈坦言非常忐忑,不知道会发生什么。果然,刚开学一个月被老师约谈。妈妈说当时收到这个邀请,特别绝望。

 

好不容易开始的新生活,又要回到从前吗?

 

但来了,才发现老师这一次的约谈主要原因不是玩游戏,而是作业完成和活动参与情况,新的环境,带来了新的成长问题。

数学老师西贝说,Dio 英文基础较弱,如果英文水平提升的话,他数学学习能力是没问题的。


经济学唐羿老师说,Dio 在塑料项目中的热情高,可能是因为有两个好朋友一起参与了这个项目。但在其他活动上,却兴趣寥寥。建议 Dio 走出舒适圈,和更多人接触。

社会学张阳老师说,和 Dio 的接触,感觉他心理压力挺大,内心有很多东西表达不出来。建议 Dio 多跟教练讨论,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失败,以及如何养成成长型思维。


心理学朝克老师说,如何跟过去告别,不是换个新环境就好了。Dio 喜欢摄影,想要去罗德岛艺术学校,那么需要不断认知一个专业摄影师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。建议 Dio 在做的过程中寻找意义,而不是空想什么意义。


Dio 的生日适逢冬至,在探月社区「冬筵」 Party 上被人抹了蛋糕

年级组长 Jerry 看到小组开会讨论时, Dio 的表现颇有风范,建议 Dio 学习管理。除了在找和摄影相匹配的方向,还可以选择一些给摄影提供厚重感和底蕴的学科。

Dio 自己也说,第一个学期开始的感觉特别好,但是慢慢地,无论是小组活动,还是自我的探索,都有点做不到,渐渐地有点懒得动,发现有点「水土不服」。


Dio 在探月的临时工作室


范范是 Dio 的教练,对于 Dio 的情况最了解,Dio 来探月前把自己封闭起来,他不在乎分数,所以在原来学校瞧不起那些学霸。来探月后,发现同学们各种厉害,各人都有不同的厉害,发现自己不行,有压力。

 

「他需要更多的自信。」

 

Dio 喜欢社科和心理学,他想成为博学的人。于是范范常常会问他一些问题,有些是不知道,有些则是装作不知道。请 Dio 来解释,Dio 说得特别清晰,而这个过程也让他更加赋能。


Dio 改变的背后还离不开父母的支持。

 

Dio 妈妈说在以前学校,最怕开家长会,「吐槽」爸爸之前总是躲着不去。但探月的家长会和家长活动爸爸总是抢着参加。家长会可以了解孩子各种学习和生活的细节,点滴进步,老师们会一起分析背后的原因。家长活动很丰富,亲子关系和家长成长课程报晚了可能就没名额。

 

Dio 爸妈说他们积极参加学院的活动,原本是想让孩子体会到即使住校了,父母也一直陪伴在他身边。后来发现通过家长活动和课程自己的收获也很大。


当我问起 Dio 这学期的情况,Dio 妈妈直接说,没有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。

 

这学期因为疫情只能上网课,但开学的前两天,儿子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,自己布置出了一个学习空间,还列出从早到晚的时间表,不断调整,要为新学期做准备。妈妈认为这是儿子内在秩序感开始建立,他本性就是一个很自律的孩子,现在正在回归本来的样子。

 

Dio 与父母交流也多了。青春期开始,儿子几乎没有主动聊过天,尤其是跟爸爸,一天也说不上两句话。在家上学的一天,晚上 8 点多,儿子主动走到老爸跟前说:「爸爸,我最近学的心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很有意思,想和你分享一下。」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,聊了好几个小时,一直聊到深夜,父子俩脸上都放着光。


为了更好掌握系统思维,Dio 用不同颜色的书签标记每个章节


母子之间现在也会吵,但跟以前不同。以前孩子对妈妈有怨气,和妈妈对着干。现在跟他想法不一样的地方,他就会直接提出来,一些好的建议他现在也会采纳。

 

而对于让爸爸妈妈最头疼的游戏, 在这学期也慢慢都解决了。Dio 的教练范范说上学期 Dio 还玩游戏,但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。这学期对游戏的态度整个变了,游戏是娱乐的方式,用来放松一下。

 

父母和范范反馈的一致,现在 Dio 在家里玩游戏早就不再背着父母。非常清楚自己和游戏的关系。

 

Dio 说他正在做一个研究,从心理学机制分析游戏为什么好玩。这一年多,他意识到游戏会让人产生联结感,但大部分联结都是虚拟的。如果有别的社交的方式,就不会选择玩游戏。因为这种虚拟世界的关系靠不住,如果你不再玩某个游戏,就会被踢除那个圈子。比如他有一铁哥们,因为玩游戏成了好朋友,关系不止游戏,很多想法都一致。但后来他不玩游戏,他们之间其他也就淡了,也不怎么联系了。


Dio 在不断尝试自己之前没有过的体验


Dio 也谈到和父母关系的变化。他说幸亏疫情开始前和父母的关系变好了,大家在家里呆着互相不烦。要不太难受了。这是慢慢变化的,还挺神奇。

 

上学期住校,天高皇帝远,父母想管也管不着。这学期父母不管,放心。主要是自己做得好吧,父母慢慢放手了。家长不干涉,不添乱,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啥。

 

这学期自己更加独立了,金钱上的支配也更加独立。可以给爸爸的公号写文章赚稿费,当然稿子有质量要求。写得不好也可能 0 稿酬。

 

他形容自己这学期「如鱼得水」,不管是自己的课业,还是小组活动都是这样。自己选的课很喜欢,喜欢学。

 

巧得很,爸爸在背对背谈到这个学期的儿子时,也用了「如鱼得水」这个词。


在和 Dio 父母交流的过程中,爸爸问我一个问题,在创新学校,到底是什么东西让青少年发生了这些改变呢?

 

坦率讲,我也不知道准确的答案。不过经过这一轮的交流和梳理,我觉得探索真善美是人天生的特质。学校和家庭一起,接纳了青少年的现状,给 ta 足够的时间和空间,鼓励 ta 有自己的想法,提供专业的指点和方法,让 ta 可以逃离肤浅满足背后的痛苦,体验到真正的喜悦,看见了更好的自己。这一喜悦更加推动 ta 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善美。


Dio 妈妈说这张照片最右边是她的儿子,她从来没有想到过儿子会做出这样的动作。她说她看到了儿子的生命在绽放。Dio 妈妈还说儿子告诉她,会和室友在星空下谈论人生。

 

是啊,谁不希望接纳自己,谁不愿意遇见更好的自己呢?

 

而在采访的最后,我也问了 Dio 、父母和范范一个问题:你想象过 Dio 离开探月时的样子么?

 

Dio 说第一个画面是坐在电脑前,为间隔年安排路线,想一边打工,一边领会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。只有领会了一个地方,才能算到过那个地方。

 

爸爸说他看到的画面是在毕业典礼上儿子扔帽子,庆祝毕业,开始新的人生。

 

妈妈看到的画面是儿子挺直的脊背,背着包,准备好了出发。儿子知道自己要去哪里。

 

范范说,她看到他背着相机,转过头来笃定地说他要去哪里,去写作,去做一个这个世界的记录者。

 

Dio 在人生路上,正在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
「完」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